年初以來,河南鄉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,精細謀劃產業發展,著力改善鄉村環境,持續健全治理體系,力爭全面建成美麗宜居新鄉村,進一步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。
一、集中精力“育”產業,以經濟效益推動鄉村振興
緊緊依托區位優勢、資源優勢,探索嘗試產業發展新路徑,著力打造“一村一品”。一是發展庭院經濟。借助“垃圾房革命”騰出的大片廢棄地和村民傳統小菜園經營管理經驗,引導農戶發展庭院經濟?,F全鄉菜園面積達750畝,利用率達93%以上。二河村果蔬種植面積達430畝,實現效益650萬元,大河村推廣蔬菜大棚種植,帶動8戶農戶建設大棚;其余各村糯玉米種植等產業格局初步形成。二是發展湖羊養殖。依托烏裕爾河流域水草豐富的地緣優勢,大力引導農戶發展湖羊養殖。2021年,與克山縣天悅公司簽訂養殖協議,由二河村提供土地4.4萬平方米,建設存欄達10000只湖羊養殖小區,目前小區籌建全面完成,首批入欄湖羊1000只。三是推進“一村一品”建設。合力推進“一村一品”共謀鄉村振興的良好勢頭,使“一村一品”發展進村入戶。學習村結合本村種植“干碗”李子的基礎,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,深入研究“干碗”李子的種植效益,村集體出資購進果苗1700棵,吸引農戶積極參與,使果樹種植在農戶中得到了推廣。2022年共吸納14戶農戶種植果樹,預計可為百姓增收20余萬元。
二、久久為功“抓”環境,以生態宜居推動鄉村振興
集中財力、物力、人力,強勢推進村屯環境整治和生態環境建設。一是改善人居環境。多方籌措資金,累計投入260萬元,拆扒垃圾房18個,建造柴草倉286個,硬化白色路面2.1公里;建設籃球場1處、休閑活動廣場1處,安裝路燈103盞,栽植各種樹木花卉總計15萬余株(叢),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。二是建設綠色家園。深入開展河湖長制巡河工作,全面整治河湖“四亂”問題,積極組織鄉村干部開展巡河巡堤活動,全面落實污染源治理。實施秸稈禁燒網格化管理機制,推進秸稈翻埋還田、打包離田和聯合整地,同時,積極促進農村能源變革,鄉政府率先進行鍋爐改造,以水源熱泵代替燃煤供熱,年節省費用超50%以上。三是強化長效管理。制定《河南鄉村屯環境整治管理辦法》,落實村干部包組,保潔員包主街輔道,志愿者、無職黨員、離職老村組干部包戶的包保管理機制,實現全村常住農戶衛生環境包保監督全覆蓋、無死角。同時,開展衛生環境管理“日巡查”,組建村屯衛生管護“村屯人居環境”監督微信群,進一步營造人居環境整治全民監督的良好氛圍。
三、統籌謀劃“治”鄉村,以治理有效推動鄉村振興
全面實施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”融合機制,形成村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。一是做實自治管村。以落實疫情防控十戶聯防工作舉措為契機,率先提出“十戶聯防+”的基層治理體系,即十戶聯防加人居環境治理、生產生活安全、產業發展、移風易俗等,累計組建聯防小組247組,實現村級事務村民自治自管。二是做嚴法治治村。圍繞“三資”亂象問題,把村級機動地清理作為解決“三資”亂象問題的突破口,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,嚴格執行“四議兩公開”議事流程,采取機動地底數由群眾清、發包形式由群眾議、土地價格由群眾定的方式,廣泛發動群眾參與,村集體積累不斷壯大。三是做活德治立村。完善“一約四會”機制,組建由婦女、青年和老年構成的志愿服務隊三支,廣泛開展文明戶、五好家庭、道德模范、最美庭院評選等活動,把文明實踐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、人居環境整治、美麗鄉村建設等與村民的行動自覺深度融合。
主辦:克山縣人民政府 承辦:克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黑ICP備:13002167號-1 電話:0452-4522027 E-mail: keshanzfw@163.com?
Copyright 2009---2012 Keshan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.
網站標識碼:2302290001
黑公網安備 23022902000102